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四川供销流通服务强县系列报道

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四川供销流通服务强县系列报道⑩

  • 时间:2025-02-24

  • 浏览:198

  • 来源:南充阆中市供销社

  • 作者:

  • 字号:
  • 打印

  • 分享:

嘉陵江畔织锦绣  流通强县绘新篇

南充阆中市供销社

近年来,南充阆中市供销社牢牢把握深化综合改革主线,围绕农资流通主渠道、农业社会化服务国家队、农产品销售大平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生力军建设目标,通过建体系、强服务、畅流通等举措推动全市供销系统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供销流通业务新格局。

01 聚焦资源整合建强流通平台

全力以赴搭建县级平台。按照项目打捆、土地质换、多方融资、集中建设的思路,建设占地48亩、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的川东北农产品交易中心,为全市供销社城乡流通搭建了平台。

集中资源提升硬件设施。先后实施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和中央厨房项目,建成低温库4个、高温库4个、气调库3个,总库容达到0.3万吨,购买冷冻冷藏车15辆,进一步夯实了城乡流通的硬件基础。

业务细分发展社有企业。依托建成的县级流通服务平台,区分业务重点先后组建阆中市盛大经贸连锁有限公司、阆中市满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阆中市金供链融服务有限公司、阆中市上二楼电子商务公司等参控股企业,全面开展农产品批发、加工、配送和农资流通等业务。


02 聚焦体系建设夯实流通网络

建强中心社稳固流通骨架。依托改制时保留下来的11个中心乡镇供销社,以党建带社建为牵引,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1个中心供销社中有6个成立党支部,并纳入当地乡镇党委管理指导;4个中心供销社建立了农业社会化服务队伍,5个中心供销社组建了农技服务队;所有中心供销社都保持与改制前周边乡(镇)撤并供销社业务人员和村级代销店业务联系,为全市流通服务网络恢复重建奠定了基础。坚持基层优先发展思路,持续加强资金项目倾斜,先后在彭城中心供销社建设农贸市场,在老观、千佛、江南等3个中心供销社建设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为洪山中心供销社购置、维修了营业场地,进一步提升社有资产的服务质效。

图片

改造提升老观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增设菜籽油加工设备)

图片

新建千佛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

图片

新建江南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


建设分社扩散流通网络。依托各中心供销社周边场镇网点,利用业务衔接带动,注册成立39个中心供销社分社,实现基层供销社乡(镇)覆盖率100%。

拓展终端发展流通网点。依托深耕农村的扎实基础,广泛开展连销经营、统购分销、让利合作等合作经营,建设各类经营流通服务网点近900个(其中星级农村综合服务社14个),实现供销社经营服务建制村覆盖率90%以上。

图片

打造便民服务超市


03 聚焦质量提升创新流通服务

依托标杆强带动。充分发挥5个基层社标杆社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流通服务高质量发展。老观镇中心供销社打造的烟花爆竹经营服务网点被阆中市应急管理局作为示范网点在全市推广,全年加工销售大米超1000吨、菜籽油200余吨;千佛镇中心供销社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空闲房间建设扶贫车间,解决当地部分就业,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围绕主业求突破。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推动基层供销社联合合作、统购分销,建立农资调度和储备机制,实现市域农资统一调度,全年保障农资近4万吨,市场占有率达65%;扎实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2024年承担试点任务1.36万亩,带动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突破30万亩次;组建阆中市晨宇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规范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点193个(其中,建设家电拆解中心1个、再生资源分拣中心5个),助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年营业额突破8000万。

图片

大力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消费帮扶出实招。积极开展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项目,指导系统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了“奉禄”大米、“中义”橄榄油、“雪洞”生姜、“半亩三分地”腊制品等4个阆中特色品牌,促进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广泛参与浙川展示展销,发展订单农业,促进产销高效对接,2024年销售本地特色农产品3000万元。

图片

农产品品牌建设

图片

组织本地农特产品参加展销